一场秋雨一场凉,一瓣落花一脉香。不负秋日好时光,教研路上撒芬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强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引导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10月31日,太原市小学英语新教材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暨第二次中研班活动在市教科研中心王红丽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如约举行。各县、区教研员、骨干教师、中研班全体成员齐聚新时代双语学校,共赴一场研思盛典。
虽秋雨绵绵,但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脚步,能容纳近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活动同时全程在线直播,惠及全省乃至全国的一线英语教师。本次观摩研讨为期一天,活动内容丰富,分为示范课展示与说课、评课和互动交流。专家、名师们精心准备,围绕沪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4 How do we have fun?进行了三节单元整体视域下的课堂展示,为全场老师烹制了一餐英语教育“饕餮盛宴”。
课堂执教展风采 思路分享助成长
首先执教的是来自上海市长宁区愚一小学的优秀英语教师王琴,王老师分别进行了第一、二课时的展示。第一课时王老师围绕“Doing activities for fun”这一课时主题,以“What do you do for fun?”问题为主线,通过观察图片,听音指读、模仿、口语交际,小语段吟诵等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接触单元话题,感知I can… 的核心句型,初步形成了I can …alone for fun.的语言技能,作为对How do we have fun?单元Big question 的回应。
第一课时结束后,上海市长宁区绿苑小学的优秀英语教师姚琼以Unit4 How do we have fun?为例,从单元整体概览、单元主题分析和单元教学安排等几方面分享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规划和单课时教学设计的方法。姚老师结合教材的不同版块,提炼出了八条路径,包括明确大问题和子问题、语篇研读、梳理核心内容、分析学情、构建育人目、确立单元目标、课时划分和确定单元目标。详细地为在场老师呈现了单元整体备课的步骤,同时也为全场老师展示了新教材下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条理清晰,操作性强,令全体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课时,王琴老师围绕“Having fun with friends”这一主题创设情境,通过不同的人物角色和活动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进一步学习核心语言,学会表达I can的基础上进而能够进行人称的转化,即流利的表达He can… ,She can,We can …together。同时王老师充分挖掘了单元内各版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内容进行了巧妙的整合,使学生在连贯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整个单元的吸收。
专家解惑去迷雾 专业指导促进步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精彩的课堂结束后,由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朱虹老师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她对第一课时的词汇教学和第二课时的语篇教学进行了备课思路的阐述与解读。她强调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学生学习习惯和活动设计之间建立连接,从单词的音、形、义入手,通过观察图片到听读、指读、模仿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最后实现由字母到单词再到句子和语段的输出。
语篇教学中,朱老师充分肯定了王老师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她强调务必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伊始就对语篇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借由who,what,why等关键词实现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为后续的图片环游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呼应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衷,即将碎片化的知识建立了内在的联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有序、整合、递进的学习活动中,深入探究主题意义。
一上午的学习时光在老师们飞速的记录中悄然而逝。下午的课例展示和点评同样精彩。姚琼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第三课时Having fun with family。姚老师巧妙地将听力、口语交际、写作板块进行了融合。她以复述课文为切入点,利用不同场景的视频和图片等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了连接。从学生们流畅地表达I can…with my …together for fun。不难看出语言的习得从学习理解自然过渡到运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整个学习过程丝滑无痕,学生的语言能力生成自然。
导师引领明方向 且思且行共芬芳
拨云见日始得意,一树梅花一树村。如果说三节展示课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向我们徐徐展开,让全场老师充分感受到了单元整体备课的魅力,朱虹老师的点评和分享则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她充分认可了两位老师的课堂,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她也真诚地向在场的老师们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1.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导入、理解、学习模仿、操练和表达运用,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搭建无痕的学习路径,以听促读、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促进学生从技能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形成。
2. 教师要关注单课时和单元整体之间的关系。主题意义的挖掘不能流于表面,而取决于师生不断地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探究的过程直到最后自然生成。
3. 评价要贯穿始终,利用口头表扬、实物奖励或自我评价,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完整闭环。
活动尾声,朱老师认真回答了老师们的提问,解决了目前老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问,她深情地鼓励大家要借由团队的力量,笃行致远以实现厚积薄发。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专家、老师们深入浅出的指导,精准把脉的评价,一句句经典的话语在老师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为期一天的头脑风暴在王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在专家、名师的引领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教育之花将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