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研

太原市|数学|AI助力问道学情 素养为基再启新篇——太原市小学数学中研班活动纪实

来源: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2025.03.07

2025年3月4日上午,太原市小学数学本学期第一次中研班活动在太原市新时代双语学校如期举行。各县区教研员、中研班成员、学校业务领导及一线老师共计618人参会。本次活动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成艳斌老师布置本学期的工作;第二部分: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四到六年级期末测评质量分析反馈;第三部分: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成艳斌老师和张琪老师做微讲座。

根据太原市教育局新学年重点工作安排,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的工作主题引领下,本次活动在“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以评优教,以评促改”的精神引领下开始了……

太原市实验小学毕慧老师“探命题之道 思教学之法”,结合问卷星的调研结果,从试卷命题原则,典型试题分析,课堂教学指导,教学建议等方面对五年级期末测评试卷进行深入分析。建议教师教学要强化算理算法教学,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注重数量关系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借助几何直观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入理解和思维的过程;关注数学表达教学,让学生“说得清,道得明”。同时分享了太原市实验小学集体教研的具体做法,围绕核心概念、算理算法、公式推导过程等设计专题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迎泽区桃园南路小学的李红艳老师,围绕《AI助力深度剖析,精准锚定素养航标》,聚焦一道典型题目,严格依照课标要求,对六年级命题展开深度剖析。从学生在试卷上展现的答题思路,到考试结束后的追踪调查,再到向AI发起询问,深挖不同算法背后隐藏的算理,每一步都严谨细致。学生不理解结构化试题背景的现象,促使老师们反思如何能在新课标的理念引领下,做好新旧教材过渡期的教学。李老师满怀诚意地分享,引发了在场教师们的强烈共鸣,以学习力充实自我,以行动力践行教育理念,以反思力优化教学方法,逐步实现向素养立意的转变。

Ai智能时代的来临,加剧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交流互动的需求。太原市小店区滨河东路小学赵江老师结合四年级期末试题的典型错例,以及自己的日常教研、教学工作,以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基于学情的问美课堂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问”,关注学情要从预测学生出现的问题向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转变,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习任务的基础,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任务活动,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经历接收、理解、分析、接纳的过程,就是学会向会学转变的过程!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的成艳斌老师以《面向未来教学的三大趋势》为题做了一个微讲座,结合发表在沃顿商学院校报的研究《生成式AI可以伤害学习》,生成两个重要观点:

1.“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关联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认知建构”。AI再先进,也只是学习(工作)的助手,不能代替使用者的独立思考!要科学、理智使用AI,不盲目跟风。

2.智能时代加剧了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教学时就更加强调教师的学情诊断及精准支持。好的教学,不只是唤醒,更重要的是说服!教学,本质上是一场互动。

最后,成老师结合测评中的具体实例,为老师们详解“结构化、思维素养、大概念”三大适应未来新教材教学的趋势,为接下来三年新旧教材平稳过渡做好准备。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的张琪老师最后发言,她从迈向更有效的评价反馈——反馈素养谈起,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启示:把握好反馈在教学过程各环节中的参与和设计,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反馈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参考。结合深圳南山试卷,谈了教学质量提升的三条策略:抓学科本质,认真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关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核心。最后,张老师结合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提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小数团队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2. 课程与教学优化

3. 技术赋能教学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的点燃。太原小数人将继续以新课标为引领,借助新理念、新技术,为新学期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继续书写“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索的新篇章!

大会的最后,大家合影留念!